2023年9月22日下午,应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平台邀请,暨南大学特聘一级教授邵敬敏来我院做《汉语语法研究的战略思考:动态观、多维观、双向观》主题讲座,为外院师生带来了一场汉语语法研究的思想盛宴。
讲座主持人陆烁教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主讲人邵敬敏教授:暨南大学特聘一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荣誉会长,全国高等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。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,1981年获杭州大学(浙江大学)硕士学位,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,2002年暨南大学引进,任特聘一级教授,获国务院特殊津贴。兼任《语言科学》《汉语学习》等9家杂志编委,华中师范大学等10所大学兼职教授。承担十余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,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“境外汉语语法学史暨数据库建设”。获国家社科奖3项,省级社科奖8项。出版著作(含主编)70余部,发表论文400余篇。
在讲座中,邵敬敏教授提到,汉语人必须有“汉语梦”,既要揭示语言的客观规律,又要登上国际舞台,应用汉语规律服务于全人类。为此,他提出以下三个方面:
第一,要树立强烈的“语言自信”。邵教授指出,当代汉语人需要树立语言自信与汉字自信。在此过程中,邵教授提出若干种学说,如采用“视觉+听觉”双通道的汉字双轨说、字词组合说等。
第二,要拓宽更高层次的“国际视野”。邵教授以其自身在香港等地的经验,号召我们要树立国际意识,要与海外各地语言学家展开交流,并用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汉语研究的实力。
第三,要重视“语言应用”与“语言服务”。邵敬敏教授提出问题:语言研究是为了什么?是为国家、为人民服务。为此,汉语人要重视语言应用与语言服务,把研究成果积极投入到应用与实践当中,如人类命运共同体、失语症治疗等。
为此,在进行汉语语法研究时,要牢牢树立动态观、多维观,并掌握双向解释方法论。首先,语言的动态观要求我们深刻理解语言发展的动态性。从历史的、交际的、地域的等多角度出发,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。其次,语言的多维观要求我们明确语法研究的目的,即弄清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关系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应该掌握双向解释方法论。
在提问环节,不少老师与同学都积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。邵敬敏教授从自身经验出发,勉励立志汉语语法研究的同学们多提出思考、多参加会议、多看好文章,更好追逐“汉语梦”。
本次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。邵敬敏教授为我院带来汉语人应如何追逐“汉语梦”的真知灼见,具有高度的战略目光,为外院师生在国际舞台更好展示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提供了学术范例。